张海波,男,汉族,2002年3月出生,中共预备党员,大学专科学历,智能制造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;江苏省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,现任校学生会执行主席、校青马班班长、校“纺小团”志愿服务队队长、机制203C团支书;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、国家发明专利等国家级奖项4项,“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者”“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”等省级奖项16项,“常州市优秀共青团员”“常州市优秀志愿者”等市级奖项9项,“三好学生”“优秀学生奖学金”等校级奖项22项;同时他的志愿服务事迹曾被学习强国、江南时报网、江苏省红十字会、常州市天宁区政府等媒体所报道,累计报道数量20篇。
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“将登太行雪满山”的无奈,“欲渡黄河冰塞川”的困苦,你把它看作“拦路虎”,就会骑虎难下,踌躇不前,你把它看作“磨刀石”,就会攻坚克难、玉汝于成。因而,人生只有追随光,才有可能成为光,在前行中散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。
立志追随理想之光
以青春底色,绘青云之志。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,在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,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,学习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;他通过自身不断学习,提高思想政治素质、夯实理论学习、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。生在国旗下,长在春风里。他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用实际行动传播党的思想,砥砺前行,彰显青春色彩!曾推荐2022年省级“信仰公开课”主讲人、入围2022年江苏好青年候选人(疫情防控)。
入学以来,他学习勤奋努力,严谨认真,在专业学习成绩与综合测评成绩均为第一,连续4次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,评为三好学生,个人一项研究性调研报告被四川省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录用,2022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奖学金。他积极参加挑战杯、互联网+创新创业大赛,在备赛中他作为项目负责人和团队小伙伴们一起熬过了无数个深夜,一次次的模拟训练,一次次的创新,不断探索和完善,最终获得了江苏省第十二届“挑战杯”创业计划竞赛银奖、江苏省“金种子”创新创业孵育项目(三星项目)等,个人一项国家发明专利。
“下最大的决心,抱最大的希望,尽最大的努力”这是他三年来参加比赛过程的总结。他积极参与校内外各项比赛,他放弃节假日的休息,刻苦在体育馆备战乒乓球比赛,冬练三九、夏练三伏,不畏苦难,勇于拼搏,最终获得了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乒乓球男子双打第八名并获得“体育道德风尚奖”称号。他热爱艺术,敢于突破,他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,最终斩获江苏省“苏乡永助”硬笔书法比赛一等奖、资助视频三等奖,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网络文化艺术节二等奖两项、三等奖一项,江苏省职业规划大赛三等奖,江苏省“领航杯”三等奖。
热爱各有不同,每一代逐日移山的青年都有自己奋不顾身的热爱,每一份炽热的热爱,都终将有回响。步入常纺这三年,他在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中找到了自己的热爱,并坚持着、努力着。
立志成为希望之光
以青春底色,绘青年担当。他作为一名团学干部,心无旁骛,恪守尽职并且不断壮大队伍,本着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,做事尽心尽责,把服务同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;组织多场交流论坛,开展系列文化体育活动,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做出积极贡献。为践行和弘扬“人道、博爱、奉献”的红十字精神,他在寒暑假,带领志愿者们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的形式前往社区、乡村开展应急救护、助学、助残、助老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,累计服务群众1万余人次。受到了各级组织的好评,也赢得了广大同学们、老师们、居民们的认可,打造出了一支大家身边想得起、找得到、靠得住的“自家人”志愿团队。
在2022年他携着爱与温暖,开展了关爱自闭儿童公益性活动,他帮助孩子们走出熟悉的环境,接触到不同的个体以及新知识,突破局限着自己的孤独的星球,尝试着学会与人交往。他践行社会责任,以实际行动传递汩汩爱心,他将继续传递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者精神,展现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!2023年被评为“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”“常州市优秀共青团员”。
立志散发奉献之光
以青春底色,绘爱国之情。他在战“疫”期间,他不畏艰险,穿上“红色战衣”冲锋在前!2020年疫情开始,他连续三年参与疫情防控工作,在基层一线的他协助做好走村入户做好返常人员登记、疫情防控宣传工作,脚踏实地一户户排查;用温润亲情化解邻里焦虑;在路口检测站,他连续一个月值班值守,对过往车辆、司乘人员进行严格的体温排查监测,协助社区严防死守全面管控。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抗击疫情提供热情服务。
2022年疫情卷土重来,00后的他又再一次加入到常州防疫志愿者队伍中,他连续3周每天几乎都是凌晨4点坚守在岗位全力协助医务人员进行近2千余人的核酸采样登记工作,帮助小区居民登记二维码、辅助采样扫码、维持秩序等。由于北环社区老年人口较多,行动不变的老人无法到达全员核酸现场,于是他与医务人员上门为他们进行服务,虽然天气忽然转凉,但无法减退他的热情,就这样每天来来回回,上上下下的爬楼梯完成了50多户的采样工作;奔波于防疫抗疫的第一线,与奋战在防疫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共进退。
围绕美丽乡村建设,他利用所学知识,通过互联网平台,推广当地花农产品,给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带来了新动能。他带领团队赴乡村,社区,发动广大群众共同开展义务劳动。在实践中,引导村民讲文明、树新风,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,营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。2022年荣获“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者”、“抗疫先进个人”。
我们不能控制机遇,却可以掌握自己;我们无法预知未来,却可以把握现在。梦想不是等得来、喊得来的,而是拼出来、干出来的。在“躺平”“内卷”甚嚣尘上的当下,我们更应该敢打敢拼,永不言弃,拒绝“躺”来的人生,靠着奋斗拼出未来的精彩,搏出人生的成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