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 学院动态

"精工传承 匠心筑梦"暑期社会实践团探访徐州剪纸传承人王桂英

发布日期:2025-07-25 阅读:10 人次

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传承匠心技艺,2025年7月23日,由“德技双馨”党建工作室指导的精工传承 匠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徐州新沂市合沟镇八杨村,探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王桂英,感受七十年如一日的手艺坚守。83 岁的徐州剪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桂英正以剪刀为笔,在红纸上续写着七十年的艺术人生。

剪刀下的乡土记忆

走进王桂英的家,墙上贴满剪纸作品:昂首报晓的雄鸡、嬉戏玩耍的孩童、丰收的麦穗......每一幅都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。我7岁开始跟母亲学剪纸,那时候剪个花样能换粮票。王桂英边说边示范,剪刀在红纸上灵活游走,不到十分钟,一幅栩栩如生的《喜鹊登枝》便完成了。团队成员胡佳音尝试学习最基本的月牙纹剪法,却屡屡失败。手腕要稳,心要静。王桂英手把手指导,剪纸就像种地,急不得。这种将农耕智慧融入艺术的感悟,让队员们深受触动。当团队成员终于剪出第一个合格的月牙纹时,掌心已沁出细汗,这才读懂老人常说的 剪纸如种麦,三分剪七分养 里藏着的农耕哲学。

非遗传承的守与变

尽管年过八旬,王桂英仍坚持每天剪纸。她的作品先后在法国、日本等国家展出,但最让她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学习这门手艺。现在收了30多个徒弟,最小的才8岁。王桂英笑着说。实践团了解到,当地政府通过开设非遗工坊、组织校园传承活动等方式保护剪纸艺术。通过 非遗进校园 剪纸电商培训 等举措,合沟镇已有百余农户靠这门手艺增收,剪纸纹样还成了当地文创产品的 流量密码 。

剪不断的文化根脉

临别时,王桂英送给团队成员一幅生肖剪纸。希望你们记住,老祖宗的手艺要靠年轻人传下去。捧着这份特别的礼物,胡佳音表示这不只是剪纸,更是一份文化传承的接力棒,我们要将这门传统艺术带回校园,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剪纸文化,剪出非遗传承的时代新篇。在与王桂英相处的短短一天里,最打动人的不是她精湛的技艺,而是那句朴实的只要还能拿动剪刀,就会一直剪下去。这种坚守,正是非遗传承最动人的力量。

图/胡佳音 文/袁迎松 审核/肖海慧


活动合照

学习剪纸技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