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 学院动态

精工传承 匠心筑梦 暑假社会实践团探访东海水晶博物馆

发布日期:2025-09-03 阅读:130 人次

为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内涵,传承精益求精的匠心基因,促进智能制造学院学生专业学习与匠心精神的深度融合,8月10日,由“德技双馨”党建工作室指导“精工传承 匠心筑梦”暑期社会实践团探访东海水晶博物馆。

连云港东海县作为“中国水晶之都”,不仅坐拥得天独厚的水晶资源,更孕育了以水晶雕刻技艺为核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东海水晶雕刻技艺历经千年传承,凝聚了无数匠人的智慧与心血,是中华传统工艺宝库中的璀璨明珠。在博物馆非遗文化展区,实践团成员通过丰富的文物史料、影像资料和实物展品,系统了解了东海水晶雕刻技艺的发展脉络。据讲解员介绍,该技艺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,历经秦汉的初步发展、唐宋的工艺成熟、明清的鼎盛时期,逐步形成“因材施艺、巧夺天工”的独特风格。展出的明清时期水晶佛像、瑞兽摆件等珍品,线条流畅、细节精湛,生动再现了不同历史阶段非遗技艺的传承与演变。

活态展示区是本次实践活动的核心环节。团员们有幸观摩了省级非遗传承人现场创作水晶雕刻作品的全过程。从选料时对原石纹理与色泽的精准判断,到设计环节依形就势的创意构思,再到切割、打磨、雕刻等数十道工序的精妙操作,每一步都彰显着匠人非凡的专业素养与专注精神。传承人介绍,一件中等复杂度的水晶作品往往需耗时数月甚至数年,仅“镂空雕刻”一道工序便需反复打磨上百次,稍有失误即前功尽弃。这种“十年磨一剑”的坚守,正是对工匠精神最深刻的诠释。

在与博物馆非遗研究专员的交谈中,实践团进一步挖掘了水晶雕刻技艺的文化内涵。东海水晶雕刻不仅是技艺的呈现,更承载着深厚的民俗信仰、审美理念与文化寓意。作品题材多源于神话传说与吉祥纹样,如“龙凤呈祥”“福禄寿喜”等,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。同时,技艺融汇了书画、雕塑等艺术元素,实现“诗书画印”与水晶材质的有机融合,展现出文人文化与民间工艺交相辉映的审美境界。

通过此次探访,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非遗技艺背后所蕴含的匠心精神与文化价值,增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。  

图/张梓澄 文/袁迎松 审核/肖海慧